物聯網醫療正在增強醫院的能力,并改變了醫療保健的方方面面。伴隨智慧醫療及互聯網+健康醫療的發展,醫療物聯網存在兩種場景,其一便是以“toC”為核心,通過家用智能醫療硬件設備配合互聯網數據儲存及分析的居家醫療物聯網模式。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是通過內容切入醫療物聯網居家場景,以優質的講座及醫療內容滲透到每一位特定患者當中,他們是想聯合政府、保險、藥企、電商、線上線下等建立完整的醫療垂直生態圈。
遠程監測、健身手環、遠程醫療和其他可穿戴技術可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患者接觸點,從而提供及時有效的醫療保健,并提高患者滿意度。 溝通障礙、不恰當的診斷和治療以及不良的隨訪導致多人死亡。Johns Hopkins Medicine的研究人員稱,醫療失誤是美國第三大死亡原因。誰應該受到指責? 好吧,老實說,過時的基礎設施。想象一下,如果醫生可以遠程評估我們的健康狀況,甚至從遠處提供準確的治療,那該有多酷!物聯網醫療保健可以實現這種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以滿足個人的基因構成。
簡而言之,物聯網醫療就是將醫療服務提供商與創新工具和應用程序結合在一起,旨在提供優質的治療和護理。物聯網醫療涉及從被動式醫療服務向主動式醫療服務的轉變,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治療,并控制醫療成本。要做到這一點,醫療機構必須挖掘數據的無限潛力。存在于醫療機構并流入其中的數據是巨大的,并且還在不斷增長。通過收集這些有價值的數據,醫生可以獲得有意義的見解,以提供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從而使患者滿意并改善健康狀況。
物聯網醫療:從被動醫療轉向主動醫療。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已經看到醫療保健組織正在使用數字平臺來存儲、管理和訪問醫療數據和患者歷史記錄,而筆和紙的概念幾乎完全失去了它的意義。此外,科技領域的快速創新現已產生了一些全新的先進應用,這些應用即使在醫院的外面也能讓人們和醫生保持聯系。
1、健身跟蹤器?;旧?,健身追蹤器是數據采集系統,可收集有關佩戴者的醫療信息。它可以無縫地確定佩戴者的行走、睡眠和運動模式。這些追蹤器除了收集此類有價值的信息外,還會提供相關建議,幫助人們保持健康并改善生活質量。集成在可穿戴設備中的先進傳感器可以檢測呼吸頻率、血糖和壓力水平等生命體征。由于健康數據可以通過醫療保健渠道共享,因此醫生可以每天進行檢查,而不用與患者進行物理接觸。醫護人員也可以遠程查看患者的健康狀況,從而促進積極主動的醫療保健。
2、智能牙刷。我們大多數人認為口腔保健是理所當然的。這方面的疏忽可能導致牙周病、牙齦疾病,或者更常見的是蛀牙。大多數美國人不去看牙醫的原因歸結為相關的高額費用。但是有了智能牙刷,我們可以在家監控我們的口腔健康。具有3D運動傳感器的藍牙智能牙刷可以精確地觀察一個人的刷牙習慣。它跟蹤有關個人刷牙模式的每分鐘細節,例如錯過的部位、施加額外壓力的部位、刷牙時間不足等等。因此,如果用戶在刷牙時碰巧錯過了口腔中的某個部位,那么智能牙刷就充當虛擬導師,并向他們發出通知。同樣,如果用戶在刷牙時施加了額外的壓力,他們將收到有關壓力調整的通知。
3、智能稱。借助先進的照片識別技術、重量傳感器和人工智能,智能稱可以清晰地顯示您所吃食物的營養成分。不管您是糖尿病患者還是肥胖患者,也不管您是不是健康狂,有了智能稱,您就可以做出健康的飲食選擇。智能稱實際上可以充當美食教練,從而幫助您實現每日的卡路里目標。
4、智能床。配備了先進傳感器的智能床可以記錄用戶的睡眠和喚醒方式。智能床可做很多事情——從跟蹤人的心率、血壓水平到室溫失衡。此外,它還提醒用戶不舒服的睡姿和打鼾,然后充分利用收集到的數據,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睡眠體驗,例如,如果床檢測到用戶在打鼾,它將抬高床并調整她的頭部?;蛘?,當房間溫度降到舒適溫度以下時,智能床可以自動打開暖腳器。此外,如果床感覺到您的睡眠姿勢不正確,則可以根據您所需的舒適度調節床墊內的充氣空氣管。
5、智能服裝。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種可穿戴技術已經超越了腕戴式健身跟蹤器的范疇,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領域。嵌入我們衣服中的傳感器可以更好地監測我們的身體:乳腺癌是第二大常見癌癥,這促使研究人員尋找預防措施來遏制這種情況。物聯網在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嵌入傳感器的胸罩現在可以檢查乳房的晝夜溫度變化。后臺進程包括檢測異常細胞變化的AI。如果算法檢測到任何問題跡象,則佩戴者將在智能手機或PC上收到警報通知。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進行的調查顯示,十分之一的美國人患有糖尿病。隨著時間推移,糖尿病患者全身都會出現神經損傷問題,尤其是腳和腿。因此,微小的瘀傷很容易被忽視,可能導致炎癥,甚至更嚴重的肢體損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糖尿病患者可以穿智能襪子,以監測腳的溫度變化。通過檢查這些變化,糖尿病患者可以主動檢測炎癥,這是可能的足部潰瘍和感染的早期跡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物聯網熱潮不僅在技術專業人士中,而且也在普通人中持續增長。這項開創性的技術不僅有可能為家居用品,而且也有可能為可穿戴設備增添新的生命,并為預防性護理增添智能。物聯網醫療可以挽救數百萬生命的潛力確實令人鼓舞,它有助于應對當今困擾醫療領域的一些最棘手的挑戰。
文章來源: 物聯之家網,數字商業時代 來源:賢集網
本文章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